西北大学马劲风研究团队: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——历史与未来之路 | Engineering
西北大学马劲风研究团队: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——历史与未来之路 | Engineering
engineering2015
《Engineering》是中国工程院院刊主刊,工程类综合性期刊,旨在为全球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工程科技重大成果发布交流平台,报道全球工程前沿,促进工程科技进步,服务社会、造福人类。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。 中英文出版,全文开放获取。
新文速递
近日,西北大学马劲风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《Engineering》2022年7期刊发《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——历史与未来之路》一文,指出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(CCS)的大规模部署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道路的中显得越发紧迫,但CCS的全球部署显著落后于预期。回顾和学习先进国家CCS成功实践的实例与历史,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推动与部署CCS项目。在CCS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中,文章认为先进国家CCS科技基础研究设施的建立,成为其CCS技术源头创新、成本降低、风险降低、商业化推广及人才培养的源泉。除激励政策外,CCS的良性发展,需要从科技基础研究设施过渡到规模化商业化设施,不然难以跨越从小规模示范到百万吨CCS与千瓦吨级CCS Hubs实施的技术障碍。二氧化碳(CO 2 )地质封存是CCS项目的最终目标与解决捕集CO 2 归宿的驱动力,进一步提高观测、监测和证实CO 2 封存量、减排量与安全性技术的精度,仍是地质封存面临的主要问题。咸水层CO 2 封存可以更好地耦合多种碳排放源是目前需要优先发展的方向。降低低浓度CO 2 捕集的能耗、减小化学吸收剂的衰竭,提高燃烧后CO 2 捕集系统的运行效率、稳定性成为制约大规模CCS部署的关键。
原文链接:
http://www.engineering.org.cn/ch/10.1016/j.eng.2021.11.024
扫二维码|查看原文